高职学校:让每一个在学校里待过的人增值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高职学校:让每一个在学校里待过的人增值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黄德辉曾经说过:“不管学生素质多差,教师的职责是想办法把学生教好。”我很认同这句话。很多学生最终在事业上的成功很难证明是老师教出来的,他的成功除了与学识、才能等密切相关之外,多半还会有他的人格、品格作铺垫,而这些东西恰恰会跟他的老师的德行、职业操守密切相关。

教育没有拒绝的权利,老师没有放弃的理由。真正的好老师不是去迁就学生,而是要去主动与学生交流,跟学生共同规划人生,给学生机会,有耐心帮助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学习热情和对未来职业的一种憧憬。

校长的重要职责之一是:让每一个在学校里待过的人增值

在我看来,校长就是保护学生、培养学生、呵护学生成长的人。一所学校的校长可以有很多事情去做,但我觉得有三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制定学校大政方针、规划、办学方向,一个校长其实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基本办学定位、风格和走向,这需要校长对学校有整体规划。如蔡元培当年就奠定了北京大学民主、科学的氛围,至今被人称道。

第二,目前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高职教育也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改革需要力度和突破,因此校长要有包容心。比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创办WPP学院和水晶石学院的时候,二级学院的领导来找校长姜鸣请示工作,姜鸣明确表态:“我都给你们权力了,你们只管大胆地推进二级学院的工作,如果你们的改革在学校层面遇到阻力,再来找我。”改革就是要触动这些原有的利益格局或者制度格局,一定会有阻力,此时,如果一把手不能够勇于担当、有包容心、能够支撑的话,就没法改,学校也就不可能有突破点。

第三,校长要在人力资源上下功夫。一个学校规划的最终核心要落到人力资源的规划上。因为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学生、校友、教师和管理干部都是人力资源。

我常常听到有学校抱怨招不来人,那些干得好的还老想跑掉。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前院长林靖东告诉我,他做学校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也花了很大的力气、很多的时间和很多的钱,培养了很多很好的老师,这些老师也有流走的,更有流回来的。谈及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他坦率地说,让每一个在学校里待过的人,只要他在校,就会不停地增值。他说不管是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职称留人,真正有吸引力的是让人的价值提升,这样才能留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学校都能使其价值得到提升,他一定会感谢学校,回报学校。

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

更多是理念上的更替

我参观国外的一些高校,包括职业学校,觉得别人的管理架构很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教务处,人家叫学生中心或者学生发展中心;人事处,人家叫教师发展中心;招生办,人家叫学校咨询中心;校企合作办,人家叫社区服务中心或企业服务中心。

在国外很多大学,学生有两个导师,一个生活导师,一个学业导师,从进校伊始就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适应大学生活,帮助他形成职业规划,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学生(发展)中心是面向学生开放办公的,学生可以随时去跟老师交流。回想起来,我读了4年大学,竟不知道教务处的门在哪儿,我也从来没有进去过,有人调侃说,如果你犯错误就知道了。

我们学校的人事处更多是负责评个职称,而国外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真正是帮助教师一起来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学能力的提升等。

在国外一些学校的咨询中心,我会看到有高年级同学或校友志愿者负责接待,向所有来咨询的人介绍学校,充满热情,感觉特别温馨。

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功能的拓展,更多是理念上的更替。如果是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为中心,那么处处都要围着管理机构转;如果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以提供服务为主,感觉就不一样了。这点在国内高职学校鲜有看到,唯独在四川国际标榜职业技术学院,我体验到了。

在学校,学生、校友、教师、中层管理者、校长这几拨人之间,到底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相互服务的关系,还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我们不需要马上给出答案,但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