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四川师范大学:立足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结合,突出育人文化主题。学校结合师范院校特点,发挥师德文化育人功能。在课堂主阵地方面,严把制度建设关、课程内容关、讲授监督关,建立课堂教学巡查、教学督导督查、同行评议、学生评价和讲课大赛相互结合,全面评价和随机抽查互为补充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思政工作队伍综合素质。坚持改善办学条件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并举,教学楼、公共区大量使用师生的绘画、书法及雕塑作品,反映学校历史的老照片,与师范教育密切相关的名言警句等。校内专门修建了校史主题公园,设立解读学校精神文化的辞赋、雕刻以及反映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理念的雕塑。学校景观和干道名称均取自古代典籍或学校历史。

以美启智与以美育人结合,突出美育文化主题。学校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美育学校”和“尚美杯”大学生艺术节为主要载体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培养学生不仅要有崇尚美的心灵、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更要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内化为人生修养,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1985年学校创办了全国高校第一所以艺术素质教育为主要任务的校中校——四川师范大学业余美校(后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学校从198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尚美杯”大学生艺术节,素质教育成效显著。2006年,被教育部授予“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三、落实四进制度,打造三大基地,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落实“四进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学校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又以落实“四进制度”为抓手,着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工作实践能力。一是教师进班级制度。包括专业教师担任班导师;学院每个教工支部或教研室联系本学院一个班级;机关教工党支部联系一个班级;学院的每一名教师党员联系一个学生寝室。二是管理服务部门工作人员进一线制度。要求教学管理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和后勤管理人员必须进一线,及时了解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三是政工人员进寝室、教室和社团制度。要求辅导员深入学生寝室和教室;鼓励政工人员、“两课”教师和专业老师担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四是教师带领学生进社会制度。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带领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和社会服务。四川师范大学还充分发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职能和优势,在教师职后培训中,加强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的引领。

打造三大基地,分类分层培养人才。学校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应对挑战,紧紧把握机遇,在继承优良办学传统和挖掘优质办学资源的基础上,针对低年级、高年级,师范生、非师范生,理工类、人文社科和艺术类等不同类别学生,着力构建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引导力大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理工科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文社科和艺术专业学生实践基地等三大基地。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以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师范生教学能力综合训练中心等为主体,突出专业化特征,强化师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承担国培计划、省级培训、外援师资计划等教师职后培训任务;理工科实习实训基地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旨,瞄准产业结构,强化技能训练,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工矿企业、大学生科技孵化园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一个集理论教学、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真实(或仿真)环境;人文社科和艺术专业学生实践基地,面向文化市场,突出实际应用,建立起了专业工作室导师工作室模式、社会项目引入课堂培养模式、德艺双馨综合协调发展培养模式、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模式为一体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实用型人才,又追求艺术个性和创新的拔尖人才。这三大基地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相互融通,资源共享,有效整合了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特别突出了理论与实践并举、引导与服务并重的原则。服务和作用于培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合格人才。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