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华工作的十年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同舟共济,与新华共成长;新华有爱,从教有尊严”。当记者提及何瑜老师十年的新华教育路时,她笑着将这十年在新华的从教历程娓娓道来。
十年里,她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一同成长,看着学校从最艰难的日子走到如今的新天地,看着学校从300多亩地到2000多亩,学生从千余人到2万多人,感慨良多。而自己也从助教提升为商务英语专业副主任。她说,自己与学校的关系就像是手足,你帮助我,我扶持你,共同成长。看着日益完善和壮大的校园,她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何老师荣幸入选“双百计划”人才工程,成为首批“百名骨干教师计划”中的一员。当天答辩完,走在广州校区校道上,“看到这些树茁壮成长,绿树成荫,我也希望它们能成为我背后的大靠山。”而她自己,也早已做好了准备,对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也有了详尽的规划准备,与学院同发展,共进步。
■尊严与爱
“我们一定要让学校的老师有尊严地教、有尊严地活。”李中生副院长的这句话深深印刻在何老师的脑海里。经历过初工作时一个月一千多工资和城中村简陋的住宿环境,相比较现在几千元的工资和舒适配套的宿舍环境,她觉得10年来学校一直在努力,升华一所大学的人文关怀,让老师们活得更有尊严,生活得更美好。
“除了尊严,还有爱。在新华的日子里,领导的关爱,同事的友爱、学生的爱戴。”今年5月,她女儿疑似患有脑白质遗传病,医生说病情很严重,可能无法医治。作为母亲,听到这个结果就像天塌下来了。廖益清主任得知情况后寻求王庭槐院长帮忙,联系到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方面的专家再做基因检测,排除了先天遗传的可能。目前,小孩身体健康无恙。“那时候我打电话给廖主任,她陪着我一起哭,作为母亲,她也感同身受。”谈到这里,何老师眼里布满了泪花。作为学院领导的王院长和上级领导的廖主任,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积极地帮助自己,“作为教师在此任教,感觉非常的放心和安心。”这是何老师分享的第一个小故事。
怀孕期间,因身体原因,前系主任林烈城主任给何老师安排了充足的休假。同事们也很配合,帮助承担课时。“我很幸运,遇到了这么好的同事们。”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商务英语专业属于应用型学科,学院提倡走出去,到社会去实践,系里也积极响应号召。上周她刚发布了一个以“立业为善,善业自成”为主题的深圳国际会议的志愿者招募信息,学生需全程食宿自理,没有报酬。未曾想15级商英的同学们积极响应。就连家在汕头的学生也表示,即使倒贴钱也要过去。“因为,老师我们信任您啊!”当听到这句话,何老师满满的感动。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就是自己的最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