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度合作中培育新型人才
共建平台提升服务产业能力
对于物美而言,与商职院的合作让其尝到了甜头,“忽如一夜春风来”,这两年,它将这一合作育人的模式复制到其他高职和本科院校中。“未来三年,物美在华东地区的目标是开到30家大卖场,年销售额达到百亿元。我们希望通过与高校合作,为物美的后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龚晓丹曾不止一次表达过与高校合作的意愿。
“企业的合作与他们的获益成正比。校企合作不能单凭对企业的道德感召,而是要建立一套利益共享的机制,形成双赢的利益链。”曼卡龙珠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松鹤说,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得到的最直接的好处是学校为其培养的人才储备,除此之外,把企业部分生产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生产实训或者承接企业员工的部分培训,都是构成利益链的有益要素。
基于“利益链”理念,2011年,在虚拟的连锁经营学院架构下,该专业与物美集团华东公司、浙江曼卡龙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物美学院”和“曼卡龙学院”,设立商职院物美人才培养基地和曼卡龙人才培养基地,将企业的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职能承接过来,由校企双方以教学项目组的形式共同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共同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共同实施企业员工培训与学校专业教学,将职业培训、订单培养等功能整合其中。
这种开放式的人才培养平台,实现了企业和学院的双赢。双方将企业员工与校内学生放在同一平台上培养,在共同的师资、实训资源之下,最终实现连锁门店店长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来看,即企业员工和该专业学生从连锁企业基层岗位做起,通过从理货员、收银员、总台服务、主管(领班)到店长的全过程培养,实现岗位和能力递升。学校对企业员工主要是岗前教学与培训,根据提拨的岗位要求,进行针对性培训。3年来共承担各类行业、企业培训近2000人次。
“高职院校要有为才会有位,除了承担为企业培训员工的社会职责外,我院还发挥了‘大学’的功能,利用师资优势,分享自己的行业研究成果,承接了《玉环县玉城街道、楚门镇商贸服务业发展规划》等横向课题近10项,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连锁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骆光林引以为豪。近些年,通过浙江省商务厅现代商贸发展研究院这一社会服务平台,该专业整合多方资源,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方位服务于社会和地方产业发展:参与制定《浙江省“十二五”流通规划》;起草教育部商业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指导委员会《店长职业岗位标准》;联合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在2010年共同举办“第四届浙江省连锁业大会暨‘十二五’连锁发展论坛”,与时代商业研究院共同发布《2010浙江连锁经营发展报告(超市篇)》、《2011浙江连锁餐饮品牌发展报告》;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共同设立“CCFA品类管理师”职业资格培训机构与考试中心;2013年起与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共同举办“浙江省连锁业优秀店长技能培训班”……
“为什么我们的连锁经营专业能够实现高质量就业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如果说商职院将专业培养目标设置为连锁门店店长,实现了第一次升级,那么随着‘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项目’建设的推进,他们已经开始了第二次的调整和升级,专业由服务于一定的企业,转变为对接相应的专业链和产业链。”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宝忠将该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称为“专业建设迈向现代化的二次革命”。
在总结“二次革命”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时,骆光林用了“五个转变”来概括,即社会服务从员工培训转变为全方位服务产业、人才培养从封闭式校园培养转变为开放式企业化培养、师资队伍从单一学校师资转变为校企融合一体教学团队、实训资源从单纯的实训功能转变为职业岗位教学一体化、专业建设从各自为阵转变为专业集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