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南戏研究中心:让古老的南戏走进现代社会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温州大学南戏研究中心:让古老的南戏走进现代社会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地方戏曲剧种,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是从古剧到近世戏曲演变的关键环节。南戏发源于温州地区,所以南戏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就是南戏的四大唱腔之一的昆山腔的繁衍,其剧本形式、脚色体制、唱腔以及许多经典剧目皆承自南戏。

南戏是温州、乃至整个中国、全世界,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加强南戏研究,能提升温州文化的影响力,也有助于温州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温州的戏曲文化。作为中国研究南戏的重要机构,温州大学“中国南戏艺术文化研究中心”设在温州大学北校区人文楼里,是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以南戏研究专家俞为民教授为首席专家,目前有科研人员4人,研究生8人。俞为民教授1978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后来报考了南京大学古典戏曲专业研究生,师从以南戏研究著称于学术界的钱南扬先生,从事南戏的学习和研究。毕业留校,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戏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南戏研究与戏曲格律研究。现任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俞为民还是博士生导师,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负责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A类重点研究基地“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负责人。曾经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各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出版专著19部,整理古籍15部,发表论文160余篇。2019年4月,俞为民教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几经周折成立的温大南戏研究中心

从公开资料上显示,温州大学南戏研究中心是于2014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不过温州大学的南戏研究机构其实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而且和俞为民教授密切相关,是俞为民和温州大学的一段缘分,也是他心中的一个遗憾,这个遗憾也促成了他在花甲之龄放弃南京大学博导职位来到温州大学。

事情要从32年前说起,1987年5月5日,当时我国著名的戏曲史研究专家王季思、冯其庸、徐朔方等五十多位教授,以及温州本地的南戏研究专家沈沉等专家,在温州举行了第一届国际南戏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南戏学会。之后数年,南戏学会又在温州举行了几次会议,当时俞为民作为南京大学的代表,参加了这几次会议。他发现,作为南戏故乡的高校,温州大学没有派人参与会议,也没有研究南戏的专业。俞为民说:“南戏是温州的文化标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形成了以胡雪岗、侯百朋、徐顺平、唐湜、郑西村、沈沉等为核心的南戏研究学者群体,他们在南戏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这里面却没有温州大学的影子,作为南戏故乡本土高校,温州大学竟然没有人参与南戏研究,实在不应该。”于是他萌生了在温州大学成立这样的研究机构的念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南京大学一位研究戏剧史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时,作为导师的俞为民就嘱托他,到温州大学去研究南戏,把温州大学的南戏研究机构搞起来。那位博士来温州大学,筹备成立了一个南戏研究机构。但是过了几年,由于工作调动,那位博士离开了温州大学,温州大学的南戏研究机构工作陷入了长达十余年的中断,这让俞为民非常遗憾。同时温州市原来从事南戏研究的老先生们,年龄最小的也都八十多岁了,从事研究也力不从心,温州的南戏研究出现了一个空白时期,之后数次国际南戏学术会议也都在温州以外的南京、福建等地召开,培育温州研究南戏的新鲜血液刻不容缓,俞为民对此非常焦急。

2012年,温州大学大力推进南戏研究的纵深发展,当年9月,61岁的俞为民教授离开南京大学,来到温州大学人文学院任特聘教授。2014年,在温州大学和诸多老学者的支持下,俞为民主持在温州大学成立南戏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南戏文献研究、南戏与中国戏曲史研究,以及南戏传播研究。当年,他们还开辟南戏文献陈列室,成为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几年,在俞为民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推动下,温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确定为浙江省一流A类学科的建设单位,“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获批为浙江省哲学社科A类重点研究基地。

其实,在南京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期间,俞为民与温州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包括《南戏大典》在内的好几部关于南戏研究的书都得到温州市社科联的资助,有的还与温州知名学者洪振宁合作出版。俞为民说:“我是浙江人,南戏是温州的,也是浙江的,我想回到家乡,为家乡做点事。我来到温州大学的目的,首先就是希望能够离南戏更近一些,虽然在外地也可以研究南戏,但是在南戏的故乡研究南戏,更加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我们可以和当地政府合作,更多做好南戏研究和一些古籍保护工作。其次就是要弥补当初我的学生离开,导致温州大学南戏研究机构无法持续下去的遗憾,同时继承那些温州老前辈们的研究工作;另外,还可利用我在高校工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参与南戏研究,为南戏故乡培养研究的新生力量。”

南戏文献陈列室

让我们从宋朝穿越到当代

俞为民教授兴致勃勃地带着记者参观研究中心的宝库——温大人文学院的南戏文献陈列室,对于陈列室里面的珍藏,他如数家珍,为记者一一讲述它们的故事。

在这个不到四十平方米的陈列室里,摆着十余个陈列柜,里面收藏数百种戏曲文本。远的到宋元时期的南戏剧本复制本,明代《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复制本,《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琵琶记》等南戏剧本的一些善本孤本,以及解放前的一些南戏剧本,甚至演出门票。近到最近几年温州南戏演出剧本、研究著作。以及海外各国南戏的译本,以及研究著作。走在陈列室里面,犹如穿越时空隧道,从宋、元、明、清到当代,可以清晰地看到南戏的发展脉络。

201907223108.jpg

陈列室里面的珍藏,大多是俞为民从事南戏研究近四十年来的收藏。俞为民说:“我最喜欢到网上、旧书摊上去淘一些旧书,只有和南戏有关的,我就想买下来。”还有一些是遗失在海外的戏曲剧本复制本,都是俞为民教授自己去海外,或者托人到海外拓印过来。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