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建设涉海优势学科,服务海洋经济建设纪实_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添加收藏|联系我们
  • 集美大学建设涉海优势学科,服务海洋经济建设纪实

闽海之滨的集美乡,有一座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村,而位于学村的集美大学如今已经发展为一所多科性地方大学。集美大学的办学历史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师范学校,迄今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滨海之地,海是特色,也是优势。90多年的发展,造就集美大学最为强势的学科——水产和航海,近一个世纪来,它随着时代脚步不断向前,不断壮大,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和航海学科的翘楚。

“门户洞开,强邻环伺”、“船舶川行如织,但航权均操洋人掌握”、“我国海岸线最长,渔产最富,而渔业不甚发达,抚躬自问,惭愧滋深!从今而后,甚望国人当仁不让,急起直追,庶几海疆利益,有挽回之希望也。”

90多年前,目睹旧中国海洋权益的可悲状况,陈嘉庚先生痛心疾首之余,决心兴学救国,首先在家乡集美创办水产、航海、师范等学科,培养国家实业人才。他提出,要“开拓海洋,挽回海权”,就要振兴渔业、航业,“欲振兴航业,必须培育多数之航业人才。”集美学校的水产航海教育,就是在陈嘉庚先生的亲自倡导下创办的。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集美大学继承陈嘉庚先生的实科教育理念,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充分发挥航海、水产等面向海洋的传统学科及专业的优势,做大做强,形成了专业特色和优势。如今,集美大学航海教育成为我国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水产学科同样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影响。

教授来到了渔排上

1月24日,各个高校已经开始放寒假了,但国家863计划“基于全基因组信息的鱼类遗传选育”课题组负责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王志勇教授却仍在办公室忙碌着,“下午得赶往宁德的大黄鱼培育基地,他们还在那等着我呢”。见我们纳闷,王教授说,搞科研的,寒暑假的时间最宝贵,怎么可能放假就闲着呢。

这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饮市场的膨胀和对大黄鱼的需求高涨,更是刺激了养殖户们的生产热情,大黄鱼养殖的面积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种质退化和过密养殖造成的大黄鱼养殖成活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此外,生长速度不够快导致养殖周期较长,因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巨大损失的事件也每年都在发生。王志勇和他带领的课题组就是培育大黄鱼良种的,同时也在着力研究改变大黄鱼的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技术。“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养殖户们遇到的问题,同时为大黄鱼养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不同于普通的大黄鱼,我们培育出的‘闽优1号’大黄鱼生长快,抗逆性和抗病力较强,成活率较普通的大黄鱼高出13个百分点以上。”王志勇教授介绍道。

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体色好、体形长……这是“闽优1号”大黄鱼的特征。2010年,经过10多年的努力,集美大学承担的国家863等科技计划和福建省科技计划联合资助的大黄鱼遗传育种研究项目,育成我国第一个海水鱼类人工选育新品种大黄鱼“闽优1号”,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

“未加选育的大黄鱼生长速度慢,抗病力低,从1999年开始我们和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合作,用宁德官井洋野捕大黄鱼为亲本,进行大黄鱼良种选育。”王志勇教授介绍道,2007年,“闽优1号”大黄鱼开始在福建三都澳、官井洋、东吾洋和罗源湾推广养殖,2010年开始推广到浙江象山。

根据浙江省宁波市海洋渔业研究院、宁德市三都镇养殖业主余成淡先生、宁德市横屿岛水产有限公司、连江县永德永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的反馈,与普通养殖大黄鱼相比,“闽优1号”大黄鱼的成活率提高了13.5至24.5个百分点,生长速度快20%以上,大黄鱼的个头大了,售价也就更高,给养殖业者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闽优1号”在福建省已经推广养殖了近1亿尾,平均增产25%以上,并向浙江、广东的养殖户推广,受到了养殖业者的欢迎。

据悉,在水产科研方面,近5年集美大学共有2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些科技成果已在东南沿海一带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除了大黄鱼遗传育种项目,依托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的鳗鲡健康养殖新模式,已在福建省建立6个试验示范基地、21个示范点,示范养殖面积约1.2万亩,平均增产约100kg/亩,增加农民利润收入约0.95亿元,有效带动养殖农户约1400户。“鲍多倍体育种及健康养殖技术”解决了养殖系统中养殖鲍与环境(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平衡关系的技术难题,2007年-2011年先后在福建31家企业进行了成果应用和推广,新增产值达1.2亿元。

建成海上“红绿灯”

去年发生在厦门海域的一起事故,至今令集美大学船舶助航技术研究所的专家教授们记忆深刻:5月的一天凌晨,马耳他籍外轮“达飞利波拉” 在驶离厦门港时在外锚地附近海域发生搁浅,在厦门海关等部门的帮助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过持续一周多的施救,这艘万吨巨轮才顺利脱险,重新启航。

“‘利波拉’号搁浅正是由于航线水深发生了变化,在海事部门发出航道航行警告后,他们没法及时更新电子海图,才造成这起事故。”谈起这起在厦门一度引起轰动的航海事故,集美大学船舶航海技术研究所彭国均认为,“如果当时这艘外轮应用了我们所研究的导航系统,他们就能从互联网上获得实时更新的助航信息和最新的电子海图,完全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由集美大学自主研发的“郑和一号船舶引航系统”实现了我国港口船舶全天候引航调度,其船舶精确导航及大型船舶辅助靠离舶功能,打破了欧盟对中国的技术封锁。目前,福建省港口水域的引航系统全部采用该系统,并已推广至青岛港、深圳港等,全国近50%引航员装配了该系统。

“只要用手机就可以联网获取实时更新的航道、水深、航标、潮汐等方面信息,以及附近船舶信息,从而避免船舶航行中出现碰撞事故。” 彭国均介绍道。目前,由集美大学研发的航标系统受到了国家海事局的认可,已经广泛应用于东海、北海两个海区,并正向南海推广,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集美大学的航海学科曾隶属交通部,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为了保持学科传统优势,获得更有力的行业指导,福建省实现了与交通部共建集美大学,交通部对航海类学科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国家海事局海事助航研究中心”落户集美大学,省部还将共同建造一艘5.7万吨级、预算造价2.4亿元的集实习、科研和散货运输功能于一身的教学实习船,让集大航海学科的发展如虎添翼。

近5年来,集美大学在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上取得了良好成效。长期以来,学校涉海学科专业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大型企业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目前,集美大学已加入了“海洋运输绿色与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船舶与海洋工程大学联盟”,同时,学校联合中国船级社、海事管理部门、福建游艇企业成立了“福建省游艇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围绕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和行业急需解决的核心共性问题,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和行业渊源,集聚创新要素与资源,筹建创新平台,实现科技创新突破,为福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

技能型毕业生一抢而光

每年的毕业季,集美大学的涉海专业学生基本上不用太愁找工作,特别是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专业的学生,只要你愿意,国内的各大船务公司的招聘人员早早就上门了:“到我们公司去,待遇比别的公司好。”他们就怕集大航海的学生“货比三家”,招不到人回去不好跟领导交代。

集大航海类的学生为什么这么紧俏?“我们的学生动手和实践的能力强,能吃苦,船公司的老总特别喜欢,更何况有些老总本来就是集大毕业的校友,不仅对学校的学弟有感情,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更了解。”集大校领导如是说。

1920年初,集美学校水产科开办之际,为了鼓励学生学习水产航海专业,陈嘉庚特地规定水产航海学生“待遇同师范生,学膳宿费全免”,还由学校发给统一的制服和被席蚊帐。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满足学生出海实习的需要,陈嘉庚先生不惜巨资购买外国渔船供学生进行实习。

学校在日常教育中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航海技术专业开设船舶教学实习、GMDSS训练、雷达模拟器训练、适任证书五项评估训练;水产养殖学专业开设海藻实习、水生生物增养殖实习等。

集美大学还十分重视实习基地建设,与国内特大型航运企业——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建4万-6万吨级航海实习船舶4艘,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通过该方式解决航海类学生海上实习的成功范例。此外,集美大学还建成了海上专业实验教学中心、水产实验场等规模大、设备先进的校内实习基地。其中海上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相关链接

申博进程

2008年,集美大学正式启动博士点立项建设,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通知要求,集美大学编制完成《集美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提出以“水产学”和“船舶与海洋工程”2个学科为授权学科,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2个学科为支撑学科进行立项建设。并经福建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正式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单位。几年来,集美大学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立项的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为重点,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在科研、平台建设、研究生教育、重点学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集美大学面向海洋的学科已经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拥有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水产品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船舶助导航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建省清洁燃烧与能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坛紫菜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基地),1个农业部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和18个厅级科技创新平台,为涉海学科科技创新提供了扎实基础。学校拥有直接涉海专业16个,涉海国家级特色专业点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涉海省级重点学科10个,在航海技术、通航安全、港航物流、海水养殖、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海洋功能食品加工等领域有较好的基础和成果。

  • 集美大学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招生。集美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师范学校,迄今已90多年,校训诚毅为陈嘉庚先生和其弟陈敬贤先生所立。1994年,在原集美航海学院、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和集美高等师范专科.......【详细简介】
  • 地址: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 邮编:361021
  • 电话:0592-6181079
  • 网址:http://www.jmu.edu.cn/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网站声明 | 申请校园通讯员 | 人才招聘
京ICP备2020047806号-2 | 京ICP证150823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607号
版权所有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