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华,男,南昌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毕业。1996四川绵阳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信息。
一片绿叶,飘在湿湿的泥巴里,潮湿了、风干了、退化了,却留下了它的斑驳陆离的痕迹。因此,它有了痕迹的回忆。路在我们脚下闪耀,埋下了一个又一个深深的脚印。回顾时,一串一串的脚印连成一段段辛酸的历史。现在,路又铺在我的脚下,却伸向了黄清华同志的一隅心历路程。让我们一起来打开他的心迹旅程吧!
成功岁月
刚进大学,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血气方刚,因为自信非凡,他冲上讲台,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赢得班上同学阵阵掌声,因此,他担任了班长一职。当问起成绩如何时,他饶有风趣地说:“我是1992年考入原江西大学电子系的,199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5年担任系学生会主席,几乎每一个学期都拿特等奖学金,而在1994年又荣获首届陈香梅奖学金、电子工程系奖学金。” 面对这么多的荣誉,他没有感到自豪过,他满怀深情地说:“我赶上了一个省里重点建设南昌大学、发展南昌大学的好时代,在昌大学习的日子是我最难忘的日子,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师,使我从一名刚迈进大学校园、对一切很茫然的青年,成长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而如今的他,也满载功绩。 从1999年4月至今,他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工作。 2000年至今,又担任国防重点课题负责人,室副主任。 2001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清华觉得自己平凡得如同大海里的一滴水,正是由于千千万万的像他一样的水滴,才能连结成为惊涛骇浪,才能勇猛翻腾、咆哮前进。党和国家信任他们,把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他说:“我愿意将自己的全部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中去,哪怕贡献微薄之力。”
压力、动力、活力
许多人都被无形的压力所俘虏、控制着,因此,他们皆仰天长叹,郁郁地看着天空。刚迈入大学的新生,面对全新的生活和大学迥异的教学方式,眼中充满了困惑,迟疑之中,学习、生活、业余、实践,四大皆空,似入太虚幻镜中梦游,懵懵终日,不知所事。黄清华曾经也犹豫过、困惑过,但他敏锐地感到大学教育不同中学,它要求学生有很强的主动性,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找好自己的位置。这样,适应大学环境就变得轻而易举,初步规划好大学四年生活,明确目标,学习才有重点,有方向,有动力。
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温室里;我们是充满挑战的,敢于闯荡江湖;我们是饱含活力的,风风火火。学校给我们的安逸享受的太多,意志就在渐渐磨损。黄清华羡慕地说我们目前的学习、生活条件是很优裕的,公寓式的寝室,多媒体教室,优美的校园环境,正在不断提高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我们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有效信息。“做有心人,收获非同一般。”他说。
但我们并不珍惜我们现在的所有,而只是一味嗟叹伤心往事,精神空虚,为情所困。黄清华却相反地以积极的、健康的、阳光的心态面对困难,“人是可以吃苦的,只要你能吃。”他迎难而上,扳倒了堆积在他脚下的一块又一块巨石,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因此,他的英语、计算机、数学等各门成绩都名列前茅。课外业余生活也不让自己空闲。他觉得动手能力差了,他就抓好机会让自己多动手。他利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比如修车,画图纸,搞设计等等。刚开始时,他忍受不了恶劣的工作环境,蚊子叮咬,光线阴暗,但他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因为他坚信自己强壮的身体能抵挡一切。就凭着这股钢铁般的意志,慢慢地,他觉得自己长大了、成熟了,能独立思考问题,深忧国家前途。他内心隐藏着一种崇高信念??报效祖国,一提起它,他的激情如热血在沸腾,激情澎湃如大海。
终于,他的理想实现了,身担中国国防要职,丰创优秀业绩。他说,他要把自己的全部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为我国的国家安全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