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会哼唱这首歌的人,大抵已不再青春懵懂,有了蹉跎时光的沉淀。与歌曲《大约在冬季》同名的电影火热上映,不仅让歌曲被更多人传唱,也引发人们对于青春与爱情的思考。
1991年的齐秦演唱会上,北师大女生安然(马思纯饰)和台北摄影师齐啸(霍建华饰)因一张门票偶然相识。人生就是这么凑巧的不期而遇,安然在导师家中又一次见到了齐啸。而第三次见面,已经变成齐啸的刻意安排……
年轻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可能就是一句打趣玩笑、一个四目相对、一次指尖的轻轻触碰。正如齐啸所说,看安然站在椅子上挥舞围巾,就知道她一定会爱得热烈。“有些人见三百次都没用,有些人,见三次就够了。”没有深谋远虑的考察,没有日久生情的考验,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安然与齐啸的爱情,开始得如此纯粹、简单。其实,剧情外的爱情,不也是一样吗,产生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只源自于刹那间的心动。
从青春懵懂的初恋到疯狂思念的热恋,从心灰意冷的绝恋到始终难弃的痴恋,《大约在冬季》用跨越30年的剧情,将爱情与家庭、事业、现实紧紧捆绑在一起,有纯粹浪漫、美好的冬季恋歌,也有撕心裂肺的哭喊。这是个“爱而不得”的故事,也是一次“考究人性”的角逐,像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梦,不愿醒来却又不得不醒来。
爱究竟是执念,还是成全?是不懈地争取,还是默默地放弃?这是《大约在冬季》中的安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考验着她,也追问着我们。而她的半生,也确实在执念与成全之间、努力与不舍之间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的决绝作别,一次又一次的旧情重燃。这看似狗血而老套的剧情,却映射着我们大多数人曾经的影子。
齐啸对安然说:“别离是常态,相聚是奢华”。“遗憾”或许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总结。对于男人来说,总是在最无力的年纪,遇到那个想守护一生的女人;对于女人来说,总是在最相信爱情的时候,遇到那个不断挥霍感情的男人。这就是遗憾所在。在爱情里,我们都曾幻想过某个人是自己的来日方长,可经过时间的验证,才会明白一切都只是大梦一场——有些人,一旦错过,就是一辈子。但这样的遗憾真的只能是遗憾。
“如果想见我,你可以随时来。可如果我想见你,我不能随便去。”试问,谁的心禁得住漫长而杳无音讯的等待?谁的心受得了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我要结婚了,这是我很认真的决定。”影片除了遗憾,还有释怀。在这个一刻千金的时代,已经不允许一个人为了爱情辗转。齐啸对于安然,TA对于我们,早已从一个具体的人升华成一个符号,刻进了生命中的某段历程,并分担了那段时光的大部分意义。事实上,有一个结局之外还深爱着的平凡人,是一件多么难言的幸运。
电影片尾彩蛋,几位素人叙述了各自相遇错过和厮守的故事。有遗憾、也有愧疚,一个个“如果当初”,一段段“错过”的遗憾与释然。有人心里知道:“离开以后,可能就再也不会相见”,但总想着是不是忍着泪水,就不用分别。
人生有涯,而爱无涯。爱情不是严谨的数学方程式,也不能像实验一样可复制。光仍旧是暖的,风也还是柔的,只是物是人非、几多唏嘘,我们都回不到过去。
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让我们在各自的生活里默默地远去。
就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就让我们祝愿当下最好,祝愿未来可期!(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