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33周年,江西工程学院无愧于“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孵化器”的美誉。作为一所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工科学院,一直秉承“立校育人,办学为民”的办学宗旨,培养造就了“自立自强,乐业乐群”的精神品格人才,以创新创业,造福社会,报效祖国。迄今为止,学院为社会培养了16万名各类应用型技能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高管和技术骨干,上千名校友创办了自己的企业。1992届毕业生孙清焕、李国平自2012年连续几年荣登江西创富榜,其中孙清焕首登2015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2016年,江工学院又有几千名毕业生即将离开校园、走上社会,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打下他们这一代江工人才的烙印,窥一斑而见全豹。这里我们选摘了2003届毕业生张敏成长成才的故事,通过她的成功典范,我们更期待江工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在他们未来人生征程中写下更为美丽的篇章。
选择决定命运江工助我腾飞
张敏,女,江西工程学院2003届电子工程与管理专业毕业,曾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兼生活委员,在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领导表彰。毕业后,通过学校推荐深圳工作,她做到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三部曲,2008年至今,她先后创办了2家公司:三华科技(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在香港注册)、深圳市宇思诚电子有限公司(2013年注册),固定资产达2000多万元。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智能手表、车载导航、平板等产品畅销国内外。
是什么让她如此之牛?她表示,这与3年来,和江工学院的校领导、电子学院的吴有恩、邹小金等老师培养与启发密不可分,她之所以能成为深圳企业家,主要得益于学校的创新创业的培养模式。
“2000年,我线上棋牌平台网址 失利,父母坚决让我走上复读高三的道路,我用绝食的方式拒绝复读,于是,怀着百般无奈的心情选择了踏上江工学院求学深造的路,没想到,这一选择改变了我的命运,是江工引导我走向成功的阶梯”张敏饱含深情地说。她曾一度为当时选择复读还是来江工求学深造而困惑,是江工的领导、老师给她指明了方向。上模电课时,吴有恩老师教育她一方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要用课余的时间在实验室积极加强实践,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以后创业走向成功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