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暑期三下乡、常德津市呵护“法致留守儿童”心灵等系列志愿服务后,11月24日,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王伟清和学工处尹琼芳老师带领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团再度出发,前往娄底涟源市塘湾中学,为当地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体检,开展心灵呵护活动,并捐献书籍和体育用品。
此次志愿团的志愿服务目标是学生能够发挥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问题。志愿队伍由教育学院的42名本科生和5名研究生组成。
上午,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学团体训练(下简称团训)。团训分为12个组,每组的团训主试均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已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的大三学生。
在初一163班,主试尹浩楠让大家手牵手一同完成“破冰”游戏。让她有些意外的是,孩子们“很害羞”:手伸出去,指尖碰一下,扑哧一笑,肩膀一缩,又马上把手背到身后。“平时没有做过这样的游戏,对男女性别方面的教育可能少了一些。”一直站在教室后的班主任胡光辉说到。楼下迸发出一阵欢笑,主试吴莎正带领20多名同学进行“青蛙王子”的游戏,大家需要根据吴莎的指令抱成一团,助手张峻也加入进来,帮助孩子们完成游戏。“抱团”成功,孩子们在相机前比着V字庆祝胜利。
团训中,每个团训小组都有一名观察员负责记录孩子在社交环境下的表现,并依此筛查出重点呵护对象。12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孙生写到:“蓝色上衣的男孩:沉默、不愿游戏、没有笑容;绿鞋子男生:个头小、攻击性强……”
志愿者唐敏和向碧华注意到孙生记录的这名“蓝色上衣男孩”正在走廊一头默默地抹眼泪。“怎么啦?告诉姐姐怎么回事好吗?”唐敏轻轻拍了拍强强的肩膀。男孩告诉唐敏,自己被人欺负了。于是,唐敏和向碧华便找来“肇事者”,帮助两个小伙伴和解。了解到男孩父母均外出打工,12岁的他和13岁的姐姐一起单独生活的情况后,唐敏给男孩留下自己的电话,并鼓励他:“别怕,姐姐学校到这里也就两个小时,姐姐可以过来看你。”
下午,志愿者对事先由校方组织测试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表》进行统计评估,并结合上午的观察记录初步确定重点呵护对象。“你看,这幅画的树干很细,可能代表他缺乏安全感,渴望关爱与支持。”12位主试对初步确定的重点呵护对象进行心理学“房树人”测验,通过孩子们的画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
随后,各个主试向校方及班主任说明了一天的观察情况,确定出重点呵护对象,并就孩子们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塘湾中学校长唐许汉对志愿者给予高度评价:“今天活动的效果超出我的想象,反映出的问题很实际,对学校和班主任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王伟清则鼓励志愿者,“今天的活动是开始,并不是结束”,志愿者们要和重点呵护对象进行长期联系,做他们的知心哥哥和姐姐。
志愿团与塘湾中学还签订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危机干预的长期合作机制及德育实践基地的初步协议。返校后,志愿团将为该校提供详细的评估报告和相应建议。本次活动经费由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王卫军(涟源籍)爱心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