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一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单,韩山师范学院与中山大学等省内13家单位成功入选。6月8日,在广东省2013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开幕式上,潮学研究院院长陈海忠博士代表韩山师范学院接受省文化厅领导颁发的基地牌匾。
据悉,自去年9月省文化厅启动第一批非遗研究基地自申报工作以来,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陈庆联书记、林伦伦院长亲自主持召开专项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申报工作。由潮学研究院牵头,学院机关各部门、相关系部以及陶瓷学校(陶瓷研究所)等单位全力配合,圆满完成了非遗基地申报报告及材料的起草准备工作。经省文化厅组织专家评议和现场考察,韩山师范学院在全省申报的59家单位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入选省第一批非遗研究基地。
近年来,韩山师范学院结合潮学研究发展,以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潮学研究院为平台,构建了一支富有学术追求与创造力的非遗研究学术团队,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与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目前全校共有103位教师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43人;博士5人、 硕士25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位。2003年至2012年9月,韩山师范学院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相关非遗研究论文157篇,其中潮州民俗文化、方言研究41篇;潮州陶瓷研究41篇;潮州音乐、民间舞蹈及戏曲研究40篇;潮州传统工艺美术研究14篇;潮州菜及工夫茶研究14篇。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出版专著(含教材、作品集)21部,获得市级以上奖项88项。已建成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体系:开设非遗相关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6个,另有11个教学单位合计36个专业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教学内容,与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共计46门,同时定期举办“潮学沙龙”等各种学术性讲座,有力推动了潮汕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工作。(摄影:陈利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