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推进国家级美育示范项目建设,6月26日至27日,由阿坝师范学院主办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全民艺术普及专项基金2024年度“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研讨会在阿坝师范学院圆满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凝聚各方智慧,明确实施路径,确保项目顺利结题与成果落地。会议由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齐泽民主持。
研讨会上,项目主持人杨森对建设项目进行了介绍,重点就项目建设目标、实施计划及结项要求等进行了阐述,指出该项目致力于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美育体系,联动汶川、茂县、理县等多所学校与单位,深度融合当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与美育教育,旨在提升青少年审美素养,助力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
研讨环节,与会人员聚焦美育实践难点与创新路径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汶川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室主任余瑛、汶川八一小学校副校长袁敏、汶川县第二幼儿园园长马晓玲,以及来自汶川七一映秀中学、理县通化九年一贯制学校、茂县凤仪镇兴茂小学校的艺术教师喻温芹、班玛初、刘舟等分享了各自在基础教育从事美育的经验与思考。阿坝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索郎玉珍、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张刚和袁文杰则从理论和高校支持视角作了发言。
阿坝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民族地区美育发展必须立足“U-G-S-E”(高校-政府-学校-社会)四维一体协同发展模式。他强调,要充分整合阿坝州独特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优势,构建以汶川为基地、辐射全州的美育联盟体系;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汇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等多方力量;要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革新美学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与吸引力,坚决摒弃低俗趣味,致力于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教育发展道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和情感纽带。
随后,与会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立足岗位实践,围绕项目建设需求,针对民族地区普遍面临的师资力量薄弱、特色课程体系缺失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悉,该项目于2024年11月6日获批立项,2025年4月28日正式签约,建设周期为一年。研讨会特别邀请了阿坝州教育和体育局、阿坝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汶川县、茂县、理县教育局及文化馆,以及茂县中学、汶川县七一映秀中学等十余所项目合作中小学、幼儿园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参加。(编辑:陈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