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10日,西南大学863课题“家蚕驯化性状的功能基因组研究”中期检查会在西南大学蚕学宫举行,课题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中期检查,并获高度评价。科技部农村中心马建博士,专家组组长康相涛教授,专家组成员雷霆研究员、马宝环高级会计师,课题所属项目“主要农业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应用”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赵要风教授,家蚕基因组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向仲怀院士,校长助理鲁成教授,科技处副处长李雪梅,课题负责人代方银教授,以及参加单位课题任务负责人张泽教授(重庆大学)、李兵教授(苏州大学)、许金山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和徐豫松副教授(浙江大学)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科技部马建博士主持。课题负责人代方银教授对课题研究中期进展进行汇报。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汇报,审阅了中期执行报告和财务决算报告等相关材料,现场考察了家蚕基因库和转基因中心等研究平台。专家组对课题的进展进行了讨论和评议,认为该课题经过3年来的攻关研究,取得了出色的进展成果,并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该课题研究取得了一批关于茧丝产量和茧色、发育、体形体色和抗病性等重要驯化性状的功能基因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发育整齐度、生殖缺陷及活动能力相关性状的分子机制解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课题研究还建立了安全、高效的家蚕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素材创新平台,创建了高强力茧丝家蚕等重要育种素材,已育成高品质茧丝品种2对。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genetics》等国际著名SCI杂志发表论文69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10分4篇、影响因子5-10分9篇;申请专利20多项,已授权7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3项。同时,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中青年研究队伍,其中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省级人才计划4人次,晋升正高级职称5人,培养硕士、博士34名。课题研究成果突出,居同领域国际领先水平。首席专家赵要风教授认为,该课题进展走在了“主要农业动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应用”项目各课题的前列,希望加强课题间的交流合作。
专家组针对课题进展情况和重要前景,提出了“推进亮点成果培育”和“进一步加强研究成果在产业中的应用”等重要建议。
向仲怀院士就该课题研究对蚕业科技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作了进一步阐述,对课题组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勉励研究人员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与产业应用问题为目标,力争在下一阶段取得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