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记员:刘伟东 作者:周圆 摄影:李燊田)“以感恩之心,面对我的“无语良师”;以恭敬之情,面对我的授业师长。医者仁术,以德立身。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感恩所有帮助我在医学道路上成才的人……”,广东医学院解剖学授课教师李哲引导着该校2014级医学类专业的700多名95后大学生齐颂解剖课宣誓誓词。9月21日,广东医学院东莞校区对外开放解剖学开课仪式——感恩、追思“无语良师”。据悉,该校首次对外开放解剖学的开课仪式,这在国内高校也是首开先河。其间,不少东莞市民闻讯来到该校解剖楼前的小广场,和700多名师生共同感恩和追思用作教学遗体的“无语良师”
追思现场,全场先是肃静默哀一分钟,700多名师生与市民在引导员的引导下,依次向《人体解剖学》课程医学生教学用遗体——“无语良师”献黄菊花,双手合十行追思礼。追思礼仪后,大家都恭敬庄重地在纪念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是拥有27万粉丝的新浪微博“李哲教你学解剖”的博主——解剖学教师李哲。李哲表示,学校每年都会在大一新生中组织开展“无语良师”感恩追思暨解剖学开课仪式,今年除了有更多学生参与,更是向市民首次开放,“一来这是一场庄重的感恩生命的仪式,让即将踏入医学殿堂的新生体验到生命温存的价值;二来是对市民开放就是希望更多市民加深对医生的理解,了解医学生为治病救人所作的努力,缓解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三是希望社会各界有更多人知道遗体捐赠的相关讯息”。
“默哀时心情很沉重,但这让我觉得医学事业更加神圣,觉得这些无语良师真的很伟大。他们值得我们尊重,自己也应该对“无语良师”怀着尊敬、感恩之心,并珍惜他们给予我们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来自该校2014级临床医学1班的胡泓同学对记者说道。
住在东莞市区的张先生闻讯后驱车几十公里来到松山湖的,特意来看这场追思仪式。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起初刚来是很有新鲜感和兴奋,毕竟非医学专业人士很少有机会见到这场面,后面他便被这活动气氛感染,多了一份敬畏和感恩,让自己对遗体捐献有更大的认识。
记者了解到,来参加这次“无语良师”追思仪式的市民不乏东莞公益人士。其中,东莞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办公室荣誉主席刘建江也在其中,据他介绍,之前他本人也签了遗体捐献协议。对于这次解剖学的开课仪式,他认为意义很大,这种活动除了激励激励学生兢兢业业的为医学事业而奋斗,也鼓舞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志愿和捐献中来。
“无语良师”是《人体解剖学》课程医学生教学用遗体的尊称。虽然不说话,但是借由躯体完成医学生生涯上第一门最基本的基础医学课程,同时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医学生。仪式就是为了向“大体老师”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他们的家属献上无限的感恩,让即将踏入医学殿堂的医学新生体验到生命温存的价值和奉献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