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文化引领,科技教育支撑”的理念,全方位开展文化立校、文化树人工程,科学定位,将企业文化融入学院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以课堂教学为依托,以专业实践教学为核心,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企业文化,还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积极凸显高等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的特色,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把制度管人想文化育人转变,推动了学院文化建设成体系、上层次、显实效。
学院制度文化建设凸显特色。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管理制度建设融合企业管理制度的精髓,在学院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在制度层营造企业管理的文化氛围。学院在全疆高职院校中首家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从点、线、面对学院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日常管理各项工作程序和职责进行了明确界定,稳步推进学院管理与企业管理、学院教育教学资源和过程与企业资源和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学院教职工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学院管理制度规范与企业管理制度规范的“四融合”,同时汲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渗透于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模式中,实现了服务的有针对性衔接,提升了学院内部管理层次,缩小了学院与企业管理模式及水平上的差异,使学院管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企业化轨道,也使学生始终置身于具有企业文化氛围的校园里学习、实践、生活,为校企文化深度互渗互融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
学院精神文化建设卓有成效。学院努力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特色,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学院精神,注重校企精神文化的融合与对接,凝炼出了“面向市场、突出技能、服务就业、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质量方针、“崇德尚能”的校训、“实践创新、特色育才”的校风,形成蕴含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特色的“教实学、育真才、重技能、促就业”的教风、“勤学苦练”的学风。引领学院教育、教学、学习实践化文化氛围的逐步形成。
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企业文化。注重吸纳优秀企业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四个合作”。学院以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办学目标,同时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高职教育的整体规划,结合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实际,积极践行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理念,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符合企业的需求,通过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人才,发挥文化引领、科技教育支撑的作用。
学院通过由政府牵头,行业参与,成立了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职教集团,高新区产业集团实现了政府、学校、企业联动,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培养产业急需技术人才目的。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的运行机制。
学院牢牢坚持区域主体产业发展到哪里,学院的专业教学就延伸到那里;主体产业需求什么专业,学院就举办什么专业的工作思路。同时把“四个合作”这一新的职教文化理念引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推进机制体制创新,使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新提升,办学体制机制上有新突破,文化内涵建设上有新局面。
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将企业文化融汇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课堂教学是高职院校体现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学院提出了“一个系部要有一个行业、一个专业要有一个企业、一个教师要有一个师傅”的“三个一工程”,通过实施“三个一工程”,学院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更为紧密,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捆绑的更为密切,学校老师与企业师傅交叉施教,学生通过在校学习,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有机融合,实现了社会资源与学院教学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大大增强。主要做法是:
1.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指引下,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优化专业结构,进一步建立校企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探索校企多元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专业建设、实训教学和质量管理等方面充分体现职业本位的专业化、企业仿真的实训文化和就业导向的质量文化,把专业建设对行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念等很好的融入到了专业建设中去,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文化,并彰显了学院校园文化的基本特色。
2.学院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等环节,从多层面加强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衔接,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宣讲企业文化的精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企业精英进入课堂教学环节,采取公开授课、开设讲座等方式,现身说法地向学生传授和分享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企业职业精神等,引导和熏陶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以及职业道德修养。截至目前,学院10个分院已与400多家企业对接,其中规模企业占到80%,有50%的专业课教学任务由企业师傅完成,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教师与技术人员、课堂与生产车间、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考核与生产考核、顶岗实习与预就业的有效衔接。
以专业实践教学为核心,将企业文化体现在专业实践教学各个环节。高职院校要以实践性专业教学为核心,把握工学结合的内在要求,以校企合作为手段,将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融入实践性专业教学的每个环节,使校企文化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学院的主要做法是:
1.在校园内部积极创造高度仿真的实习实训教学条件,积极营造企业工作环境,按照企业管理模式组织实习和实训环节;
2.积极拓展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大力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参观实习、顶岗实习和完成工学交替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敬业爱业的职业精神,切实增强学生生产性的实践技能和整体职业素质。
3.创造条件,积极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师和实习实训教师到校企合作的参与企业,进行生产性的专业实践锻炼,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或者直接聘请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的企业人员,参与学院的专业实践课程和教学。
强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立德树人,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学院实施了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各类诚信活动,强化学生诚信意识,努力在学生中营造“人人讲诚信、事事要诚信、时时都诚信”的诚信氛围通过开展人文素质调研,组织教师先后编写出版了《人文知识读本》、《通识知识读本》和《人文素质基础教程》等教材,在净化、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增强学生生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生命质量,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开展以党员、领导干部服务基层、服务学生为主题的“四联”活动,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在联系帮教的过程中送上人文关怀。全体教工党员对帮扶的学生不仅在学业方面给予指导,更在生活上、思想上给予关心和照顾,把人性化的管理,贯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党员和领导干部在与学生深入接触、加深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在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和服务学生成长过程中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让他们进一步懂得自立自强的重要意义,懂得感恩社会、报答国家、勇于担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细致的帮扶工作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积极创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文化建设理念。通过与昌吉监狱、昌吉州疾控中心、昌吉州消防支队、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办事处、昌吉市公安局北京南路派出所等六家单位签订平安共建协议,扎实推进平安共建工作,首创了将社会资源有机融入学院文化建设工作的先河,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层次。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平安共建单位中聘任了学院法制院长、卫生健康教育院长、消防安全院长、综合治理管理院长等,提高平安共建单位参与学院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细化共建内容,建立长效机制,定期邀请各单位专家来院开展有针对性地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等;每月组织相关宣传活动;定期对教室、学生公寓、食堂等公共活动场所进行的联合专项大检查;组织巡讲团定期赴共建单位开展紧密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的巡回演讲,将昌吉市北京南路派出所光明社区警务室设在学院,协助学院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充分发挥了平安共建各单位的优势,形成了各单位之间的良性互动,树立了学院良好社会形象,提升了学院文化建设层次和水平,确保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成果和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