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研工作稳步正轨
几年来,学校科研项目以省教育厅和云南省社科联、州科技局等横向与纵向基金研究项目申报为核心,以提高学校整体教学科研实力为目的,构建科学研究的平台,扎扎实实推进科研工作,形成了以科研促发展的态势,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学科研的改革与发展。学校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学校教学和其他工作。主要表现在:
(一)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提高。随着横向与纵向基金研究项目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科研理念逐渐被广大教职工所接受,据初步统计15%以上的教师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学校除了社会科学国家级重大项目和省部级自然科学项目外,各学科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师的论文撰写率达80%。自然科学研究能力有了新的突破。
(二)科研组织与管理逐步完善。形成了以科研处为核心,以课题组为实施途径,全员参与、分层管理的学校科研体系。初步形成了以项目推动、过程评价、成果激励为内容的科研管理机制。
(三)科研成果与质量明显提升。2008年以来学校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我校教师获国家级科研立项课题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央财政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获省、州立项课题75个(其中省立项课题62、州立项课题13);76项科研成果获省、州奖;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科研论文、文艺作品1270余篇,其中93篇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出版专著28部,教材23部。
(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通过教学科研和教学实践,一批年轻教师逐步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学骨干和科研中坚,使学校科研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目前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迎接学校升本的到来。
二、2013年课题立项喜上新台阶
2013年内,在学校科研政策的鼓励下,广大教师以教学系部为主体,以团队为扭带,秉承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与项目,截止2013年9月,共争取到38个立项项目,其中,有国家级立项项目1项,即,张海清老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功能与性态度现状调查及指导策略研究》,省级12项,州级3项,校级22项。课题立项总数目比同期增长了11.7%,科研立项跃上新台阶。
三、2013年受奖科研成果突破历史纪录
2013年9月5日,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学校审定,评定了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受奖科研成果,即:一是对发表在核心期刊论文53篇、发表于国外刊物成果论文2篇和发表于国内公开刊物(正刊)的论文236篇进行奖励;二是对出版的23部论著、教材进行成果奖励。两项合计有314项奖项,总奖金额度高达47.8650万元。大大超出历史最高年2012年科研成果奖励数,突破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