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5年7月4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现代服务学院“青衿志远·耘梦乡途”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九江市湖口县付垅乡,沉浸式探寻国家级非遗青阳腔的独特魅力,以青春之力解码传统艺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和非遗活态传承。
童声腔韵,叩响非遗之门
湖口青阳腔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演变的重要活态资料,是中国非物质遗产中传统戏剧类的代表性项目,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首先前往了湖口县青阳腔传承保护基地。在基地中实践队队员观看了由“小演员”们带来的青阳腔经典剧目《贵妃醉酒》。随后实践队队员们与青阳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饶江钗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青阳腔发展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具有节奏慢,剧目长的特点,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传承方面遇到重大瓶颈。湖口付垅乡在近年采取了“非遗进校园”的方法,创办了秀兰班,培养了近10批平均年龄在10-13岁的新时代青阳腔传承人,为青阳腔的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湖口青阳腔剧团饶江钗团长及小演员们交流学习
亲身体悟,触摸腔韵精髓
实践队队员在观看完秀兰班的表演后,在青阳腔传承人的带领下,换上精致的表演服装,开启学艺之旅。传承人从基本的唱腔韵味教起,一字一腔纠正发音;再到台步、手势,细致指导动作规范。队员们亲身感受着青阳腔 “滚唱滚白”“一唱众和” 的独特魅力,在一招一式、一吟一唱中,触摸到传统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体会到非遗传承背后的坚守与温度。
图为实践队队员学习体验青阳腔
交流文旅,共绘振兴蓝图
实践队随后前往湖口县文化旅游局,与湖口县非遗传承保护中心童艳华主任交流学习。童主任介绍了当地非遗保护整体规划,从政策支持到资金扶持,从非遗进校园、进景区的布局,到借助新媒体推广的探索。队员们结合所学,为青阳腔传承建言献策,在思维碰撞中,勾勒出非遗与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美好愿景,更坚定了以青春行动讲好非遗故事的信念。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湖口非遗中心童艳华主任交流学习
此次付垅乡之行,实践队在青阳腔的腔韵里,读懂非遗传承的温度与使命。未来,实践队队员们将化身为非遗 “传播者”,用青年视角、创新方式,让青阳腔这一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以青春担当守护传统文化根脉,赋能乡村文化振兴!(通讯员:黄雅婷)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湖口青阳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合影